為加速京津冀產業轉型升級和人工智能產業發展,解決AI時代智算中心建設面臨的低部署密度、高能耗、建設周期長、算力調度不及時等挑戰,京津冀某智算中心創新采用浪潮腦48kW風冷智算算力倉,以AI算力為核心,兼容國內外主流的CPU和異構加速芯片,集計算/存儲/網絡于一體,融合機柜、配電、UPS、空調、監控、消防等系統,在元腦42kW風冷智算算力倉的基礎上,進一步提升算力部署密度,優化供電和散熱設計,具備高密部署、節能降耗、快速交付、靈活調度等核心優勢,是突破京津冀地區土地、電力資源限制,打造新一代“高密低耗”風冷智算中心的不錯方案。
高密部署,節省65%建設用地:
浪潮元腦48kW風冷智算算力倉將風冷機柜的單機柜功率密度由傳統的3-7kw提升至48kw,單臺機柜即可支持4臺以上GPU服務器上架運行,相比傳統微模塊建設方式,節省了65%機房占地面積,在京津冀某智算中心項目中,最 終實現在860平米的機房內部署了12套算力倉,108個機柜,輸出超 高密度算力,挑戰風冷極限,實現高密部署,降低了近50%機房建設成本,并節省IB組網成本1500萬元。
節能降耗,年節省用電450萬度:
在電力供應方面,浪潮元腦48kW風冷智算算力倉創新采用全功率簡鏈路供電+高 效UPS一體化設計,支持兆瓦級供電,摒棄了傳統供電系統復雜的線路架構,減少轉換環節與連接節點,使電力能夠以短路徑、直接的方式從電源直達負載;同時,將UPS與其他供配電組件深度整合,優化系統內部的電氣連接,供電效率大幅提升,降低電能損耗30%以上。在散熱設計方面,為提升電算轉化的能效比,算力倉采用封閉冷熱通道,避免彌漫式送風導致的風量處理不集中及冷量散失問題;并采用空調雙群控策略,嵌套兩組輪巡調控算法,避免局部熱點超溫問題,提升系統可靠性的同時將制冷系統能效比提升10%以上。在智能調優方面,通過AI智能管理平臺實現制冷系統聯動調優,保障單柜48kW智算設備的穩定運行,整體節能25%以上,風冷散熱PUE可降至1.2以下,遠低于傳統風冷智算中心,讓電力轉換為算力,可助力京津冀某智算中心每年節省用電450萬度。
快速交付,建設周期縮短70%:
元腦48kW風冷智算算力倉采用高度集成系統設備,模塊化設計、積木式建設、去工程化安裝等方法,例如出廠集成冷熱通道,無需施工搭建傳統風冷通道件,計算/存儲/網絡按需擴容等,實現AI服務器+數據中心基礎設施一體化交付,建設周期縮短70%,助力京津冀某智算中心實現在2個月內快速投運上線,及時滿足AI大模型應用開發等業務需求,同時快速回收建設投資成本。
靈活調度,計算資源利用率提升至90%以上:
采用AIStation智能業務生產創新平臺,整合計算資源、數據資源以及AI開發環境,可以實時掌握資源使用情況及運行狀態,對大規模GPU計算資源進行統一的管理和分配調度,可實現GPU資源動態分配、按需申請,避免資源分配不均等問題,并且平臺靈活配置用戶的資源配額,防止資源過多占用和浪費,計算資源利用率提升至90%以上,加速AI大模型開發與部署,滿足京津冀智慧交通、智慧金融、智慧醫療等產業升級的多樣化場景需求。